今年以來,市委黨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黨校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校姓黨,堅持圍繞大局,聚焦主責主業(yè),通過打造“五個一流”,積極發(fā)揮理論宣傳主陣地、干部培訓主渠道、黨性鍛煉大熔爐作用,為提高領導干部素質和能力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現(xiàn)將全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培訓任務圓滿完成
1.主體班培訓。2020年,按照市委干部培訓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針對副科級以上干部,舉辦科級干部輪訓班、新任科級干部培訓班、黨政干部通用能力培訓班、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針對普通黨員和干部,舉辦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黨員發(fā)展對象培訓班、脫貧攻堅“夏季攻勢”培訓班等板材;圍繞十九大精神舉辦科級干部培訓班4期、后備干部培訓班1期、農村(社區(qū))兩委主干培訓班3期。此外還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三基建設”、基層組織建設等主題,針對性地開設專題班。全年共舉辦各類班次19個,累計培訓4000余人次。主體班培訓中黨性修養(yǎng)和基礎理論課程超過了70%。
2.聯(lián)合辦學。根據(jù)工作實際,今年與交口縣、中陽縣、呂梁市組織部、市工商局聯(lián)合辦學,開展特色專題聯(lián)合培訓4期。圍繞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三基建設”等,積極與梧桐鎮(zhèn)、老年大學、供熱公司等10個單位合作聯(lián)合辦學,培訓1200余人次。
3.送教下鄉(xiāng)。2020年重點圍繞黨章黨規(guī)、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大、十八屆六中全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三基建設”等內容,組織骨干教師到部局、鄉(xiāng)鎮(zhèn)、農村、企業(yè)廣泛開展宣講活動,講授黨課176次,培訓黨員干部8000余人次。送教下鄉(xiāng)過程中,注重“學行傳”方式,即先組織農村黨員干部骨干學習,然后在實踐當中,由理論骨干將理論和實踐經驗相結合,以二次宣講的方式宣傳給其他群眾。
二、辦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
1.突出黨校主課地位。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專題占比達到70%以上。既有十九大、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三基建設”系列專題,也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習近平治國理政政思想等專題輔導,還有《黨章》、《條例》、《準則》等黨章黨規(guī)方面的專題。
2.提高專題吸引力。一是專題更新率達30%以上。今年,重點打造了《提高群主工作能力》、《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等62門課程,特別是圍繞“三基建設”,專門設基礎理論、通用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等35門課程。同時,自主編制《十九大精神簡明讀本》《通用能力講稿匯編》等通俗易懂教材。二是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積極運用案例分析、現(xiàn)場教學、交流討論、課題調研等教學方法。依托鄧小平駐地紀念館、中共孝義縣委誕生地紀念館、孝義縣政府首駐地紀念館等市域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現(xiàn)場教學。組織學員到市民服務中心、紫晨大健康、崇北社區(qū)、廉政基地等參觀,提高參訓學員的。三是打造精品課程。以培訓需求為導向,以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為重點,打造了評選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解讀》等5門精品課程,在培訓中受到了全市黨員的廣泛好評。
3.全方位整合教育資源。今年以來,根據(jù)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加強“三基建設”總體要求,孝義市建立“21108”教育培訓新體系,特別是重點打造了“中共孝義市委黨校培訓基地”和“孝義市農村干部培訓學院”。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和“骨干教師培養(yǎng)計劃”,形成22人專職教師骨干隊伍,包括10名高級講師、7名講師和5名助理講師,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0人,專職教師每兩年至少到上級黨?;驀鴥雀叩仍盒_M修一次。同時,選聘20名黨政領導干部和各行各業(yè)優(yōu)秀人才、先進典型等擔任特邀教師。針對“一基地一學院一中心”不同功能,分類邀請各類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市委黨校培訓基地重點邀請專家學者、上級領導、市級領導進行輔導;農村干部培訓學院重點邀請市級涉農部門干部、鄉(xiāng)鎮(zhèn)干部、優(yōu)秀農村黨組織書記等登臺授課;鄉(xiāng)村兩級農民講習所重點由鄉(xiāng)鎮(zhèn)干部、第一書記、市直單位“雙聯(lián)雙升”干部擔任教師。今年以來,先后邀請來自省委黨校、山西大學、呂梁市委組織部、呂梁市扶貧中心等23名專家學者、部門負責人來孝義授課,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馬帶頭,市四套班子領導也多次登上講臺。
4.一流的培訓管理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精神,健全完善宏觀管理和治校、治教、治學制度37項。一是完善培訓流程。培訓前,精心謀劃設計,做到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從事工作“三點一線”精準對接;培訓中,嚴把教學環(huán)節(jié),推廣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形式;培訓后,推動以知促行,將學習培訓的效果體現(xiàn)在“四個轉化”上,即轉化為信仰信念、轉化為政治素養(yǎng)、轉化為能力本領、轉化為工作實效。二是強化學員管理。實行找總結制考核評價辦法,從報到前到結業(yè)后,從上課、用餐到晚自習、住宿,全方位立體式推進學員管理全面升級。三是加強黨性鍛煉。按照“五個一”模式,即在教學中開設一個單元的黨性教育課程,進行一次紅色教育基地現(xiàn)場教學,接受一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撰寫一篇黨性分析報告,舉行一次黨性分析交流講評會,將黨性教育貫穿始終。
5.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堅持從嚴治教,從教師職責、職業(yè)規(guī)范、教學科研、教學質量考核、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完善37項規(guī)章制度,形成《制度匯編》,教職工人手一冊。堅持從嚴治學,制定《學員培訓考核辦法》,從考試成績、考勤結果、課堂紀律、學習完成情況四個方面實施找總結制考核,其中考試成績占40%,考勤結果占30%,課堂紀律占20%,學習完成情況占10%,明確具體加減分項目和評分標準,考核結果突出的評選為優(yōu)秀學員,不達70分的不予發(fā)放結業(yè)證,重新進行培訓。學員所在單位和每期培訓班分別建立學員參訓檔案,培訓情況全程留痕,作為人員崗位調整、年終評先評優(yōu)重要參考。實施一系列精細化管理措施,培訓前,與學員簽訂學風自律承諾書;培訓中,市委組織部干部監(jiān)督科派人全程監(jiān)督,確定1名專職教師跟班管理;培訓期間實行封閉教學,統(tǒng)一作息和就餐,對夜間住宿情況隨機抽查并通報,有效保證良好學風。
6.充分利用新興載體。依托黨校系統(tǒng)優(yōu)勢,大力推進網絡培訓全媒體陣地建設,讓優(yōu)質教學資源聯(lián)機上線,使干部教育培訓插上“互聯(lián)網+”的翅膀。積極爭取省委黨校支持,開通首條省縣專用通道,通過部署遠程接入網關,直接接入省委黨校省級平臺,再通過省委黨校平臺實現(xiàn)和中央黨校國家級平臺的對接,實現(xiàn)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內網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多級共享。同時,實現(xiàn)校園和基地范圍內教學視頻的手機無線共享。在培訓中,組織學員收看中央黨校、省委黨校知名專家教授關于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黨章黨規(guī)、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相關課程,有效提升教學水平。
三、抓科研出精品
堅持“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的教研一體化原則,強化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2020年,完成《宋家莊古村落保護開發(fā)的調研報告》課題,研究成果均被市委、市政府采納。全校教師共發(fā)表理論文章、調研報告共10篇?!缎⒘x市委黨校:“六個課堂”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量》在共產黨員網發(fā)表,《圍繞主責主業(yè),對標五個一流,建設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的黨員干部培訓基地》在三晉紅e網發(fā)表。另有《淺析胡蘭精神的時代價值》、《做呂梁脫貧攻堅的合格建設者》、《牢記初心忠于初心守住初心--回顧我入黨的這些年》《扎根基層 服務百姓 譜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篇章》、《向善,向上,我的成長永遠在路上》等多篇文章作為黨建重點課題上報上級部門。同時,注重成果轉化,將課題成果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到為學員答疑解惑的效果。
四、加強隊伍建設
1.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堅持“黨校姓黨”原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時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覺悟、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明的政治紀律、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感性。班子成員帶頭學習中央和省、呂梁市和我市黨代會精神,思想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行動上與各級黨委的安排部署步調統(tǒng)一。進一步完善議事決策、校務黨務公開制度,堅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今年結合我校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目標績效管理、學員管理等相關制度,在全校干部教師積極的參與商議下出臺了《中共孝義市委黨校總支工作制度匯編》和《中共孝義市委黨校管理制度匯編》,完善了學校制度管理體系。
2.堅持不斷提升干部教師綜合素質。將教師素質提升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針對全校22名教師,加強學習培訓,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方式,著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品德好、作風正的師資隊伍。一是加強理論和教學業(yè)務學習。緊扣教學實際制定教師學習計劃,在每周不少于2小時集中學習的同時,每名教師結合自身專題進行自學。二是加強試講評教。2020年全年組織了三次大型試講評教活動,共評教46堂課,每次活動由一名主講老師就專題課進行試講,其余21名老師現(xiàn)場點評,提出意見和建議,達到提升課件質量、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三是加大調研工作。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和我市“1234”戰(zhàn)略的總體部署,組織教師開展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調研座談活動,提升了教師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和整體素質。四是組織外出培訓。今年共選派了8名教師外出參加師資培訓。8位教師分別赴北京和延安參加了為期十天的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組織的“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的學習;3位教師參加了黑龍江省委黨校組織的“山西省呂梁市黨校系統(tǒng)領導干部綜合素能提升專題研修班”。1位教師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山西省委黨校組織的“黨校教師師資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外出學習,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
五、高標準開展基層黨建
我校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高標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維護核心見諸行動和“三基建設”等黨建活動,成功打造成為孝義市13個示范點之一。
一是作為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黨政骨干隊伍主陣地和主渠道的黨校,要帶頭落實上級部署要求,準確把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維護核心見諸行動和“三基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標準化黨支部建設為抓手,規(guī)范各基層黨支部工作程序。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維護核心見諸行動和“三基建設”作為“三會一課”的基本內容,以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抓好黨員學習讀書筆記入手,健全黨員臺賬,強化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jiān)督,提高黨支部、黨小組建設規(guī)范化水平。扎實開展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黨員活動日、黨員黨性分析等活動。黨總支、黨小組每月定期開展活動,組織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時事政治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工作水平,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使黨總支、黨小組成為凝聚全校教職工的核心。
二是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為契機,全面落實黨校姓黨、從嚴治校。以問題為導向,以關鍵制度、流程的修訂完善為抓手,明確責任,對關鍵制度、基礎性規(guī)章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優(yōu)化科室、人員設置和職責定位。明確各崗位的工作內容、權限、標準、程序、銜接方式和管理辦法,明確崗位職責,壓實責任。完善了內部工作制度和部門間的協(xié)調配合機制,實現(xiàn)事有人管、辦事有章、人盡其責。通過完善責任、制度體系和工作流程。進一步提高教學、科研咨政質量以及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切實做好黨校各項工作。
六、積極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我校扶貧聯(lián)點村為振興街道辦事處東莊村,黨校負責人馬錦忠先后10次帶領校委和中層骨干下到扶貧村深入貧困戶家中了解實際情況,通過不同形式幫助解決其實際困難;同時派一名雙聯(lián)雙升干部常駐東莊村,專門開展扶貧相關工作。校領導班子和駐村干部積極與東莊村支部黨員開展座談交流,向村干部了解精準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共同探討如何做好相關工作的辦法。在了解幫扶村在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后,我校號召全校教職工捐款,為每位貧困人口購買了68元的大病醫(yī)療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2020年9月30日“扶貧濟困”走訪日送去了過冬穿的衣服,2020年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再次為每位貧困戶送去了一袋面和一桶油。針對每戶的實際問題,針對性地采取了精準扶貧貸、幫助就業(yè)、醫(yī)療幫扶、法律救助、減免學雜費、幫忙索要拖欠工資、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脫貧。
七、2020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1、全面落實從嚴治校。全面落實黨校姓黨原則,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從嚴教學管理、從嚴科研管理、從嚴教師管理、從嚴學員管理,凈化教風、學風、校風,努力使黨校成為從嚴治黨的橋頭堡、排頭兵。
2、抓好各類培訓工作。按照孝義市“21108”教育培訓新體系開展市委確定的主體班次輪訓任務;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聯(lián)合培訓;積極開展基層政策理論宣講工作,做好黨的十九大宣講。首先規(guī)范主體班各類班次設置,明確培訓時間、培訓對象、培訓內容等;二是增加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力度和分量,在全年教學安排中,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不低于總課時的70%,其中黨性教育不低于總課時的20%;三是加強學員管理和考核;四是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到黨校講課制度,全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干部到黨校主體班講課至少一次。
3、加強科研基礎工作。堅持質量立校,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1234”戰(zhàn)略部署,組織教師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充分把握市情民情。每位教師到基層調研的時間全年不少于兩周,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不少于5篇。下大力氣辦好微信黨校,在質量上、內容上下功夫。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安排教師到上級黨校進修學習不少于20人次;同時,有計劃的安排教師到一線工作部門掛職鍛煉,外出學習考察,開闊視野,增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開展內部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養(yǎng)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名師名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