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13篇

| 福萍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有哪些?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跡材料的經(jīng)歷,對事跡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借鑒!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13篇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1

王錦鋒

漳浦第一中學 高一年級學生

他是一個播撒美德的翩翩使者,一個見義勇為的好少年,是“最美交通安全衛(wèi)士”,是品學兼優(yōu)的“漳州市三好學生”。他“飛身”救幼童的善舉火爆人民網(wǎng)等各大媒體,引發(fā)廣泛轉(zhuǎn)發(fā),點贊高達127萬多人次,展現(xiàn)了新時代好少年的勇于擔當。他踴躍參加部隊慰問演出及助學公益晚會演出,積極參與捐贈活動,用實際行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興趣廣泛,全面發(fā)展,參加各種文藝比賽獲得過多項大獎。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2

付哲豪,男,漢族,2005年6月出生,江西省南昌外國語學校高二年級學生。擔任校學生會副主席、班長,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經(jīng)常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連續(xù)7年參加義務寫春聯(lián)活動,每年寒暑假參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務。

2014年開始,每逢節(jié)假日都到抗日老戰(zhàn)士賀奶奶家,陪老人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老人帶去歡樂,直至賀奶奶離世。疫情期間,主動參與社區(q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測體溫、發(fā)傳單,為社區(qū)獨居老人和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送蔬菜和生活必需品。被評為江西省新時代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3

楊超藝

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高一年級學生

他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古典哲學,現(xiàn)已創(chuàng)作古詩詞70多篇,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作品多次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他用古漢語寫的《漳州賦》發(fā)表在2020年12月的《閩南日報》上,2021年參加“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漳州市2021年“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均獲三等獎。他多才多藝,喜愛書法、二胡、葫蘆絲,在中醫(yī)草藥治療、對聯(lián)創(chuàng)作、遠古巖畫上亦有所涉獵。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4

周__

女,漢族,____年__月出生,__市__區(qū)__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廣泛閱讀紅色書籍,經(jīng)過層層選拔,成為__市紅巖精神志愿宣講員、“小蘿卜頭進校園”小小講解員。她走進農(nóng)村社區(qū),走進田間地頭,走進機關單位,聲情并茂地講述江姐、__、小蘿卜頭等烈士的革命故事,累計參與宣講110余場次,反響良好。帶動身邊同學加入紅色宣講員隊伍,目前__中學紅巖精神“小小講解員”隊伍已達50余人。被評為新時代__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5

楊雨蝶,女,漢族,2005年9月出生,貴州省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熱愛集體、品學兼優(yōu),學習上與同學互幫互助,主動幫助老師分擔班級事務。通過愛心義賣籌款購買玩具和學習用品,捐贈給福利院的殘疾兒童,經(jīng)常與同學一起到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

疫情期間,協(xié)助社區(qū)服務人員做好清潔、消毒等工作。經(jīng)常參加朗誦、征文、歌唱等活動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組織同學開展“變廢為寶,從我做起”科技調(diào)查體驗活動,普及環(huán)保知識。被評為貴州省新時代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6

浦__

女,布朗族,____年__月出生,__省__市第一中學高三年級學生。勤奮好學、熱愛集體,曾擔任校學生會副主席、班長。組織能力強、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伙伴。多才多藝,在演講、主持、鋼琴、游泳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選手。在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主題活動中獲演講三等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新時代__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7

陳__

男,漢族,__年__月出生,___省__市第一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勤奮好學,成績突出,與同學結(jié)成學習小組共同進步,在完成課業(yè)任務的同時積極參加學科競賽活動,取得優(yōu)異成績。作為班長處處以身作則,熱心班級事務,努力成為老師的好幫手,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疫情期間,主持年級網(wǎng)上主題班會,通過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形式,表達對抗疫勇士的崇敬之情。被評為新時代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8

李艷艷

女,漢族,__年2月出生,甘肅省寧縣第一中學高二學生。

三歲時,母親突發(fā)腰部疾患半身癱瘓,父親離家出走。從此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顧自己和母親的生活重擔。多年來,無論多么艱難,都細心伺候母親穿衣、洗漱、飲食、起居,同時刻苦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__年7月,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寧縣第一中學錄取,因為新學校離家更遠,毅然決定帶著癱瘓的母親在新學校附近租房,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

得知她的困難后,各級政府、各界愛心人士紛紛給予關懷支持,幫助她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個家,用誠摯的孝心詮釋了人間大愛,她是背著媽媽上學的陽光少女。__年被評為“新時代甘肅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9

黃禹塵

男,漢族,__年11月出生,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高一學生。品學兼優(yōu),愛科學、愛鉆研、愛挑戰(zhàn),四年級開始參加各類電腦機器人競賽并獲獎。進入中學后,擔任廈門一中機器人校隊隊長,__年率隊先后榮獲FLL機器人華南賽區(qū)比賽“最佳機器人表現(xiàn)獎”和全國公開賽一等獎,獲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普及組一等獎,CSP中國計算機協(xié)會軟件能力認證競賽普及組、提高組兩個一等獎。喜歡探索魔方奧秘,先后3次打破“五魔方”項目國內(nèi)紀錄,榮獲亞洲魔方賽冠軍。

疫情防控期間,錄制視頻分享學習經(jīng)驗,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協(xié)助做好出入小區(qū)體溫檢測。被評為廈門一中校級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稱號。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10

馬宬愷,男,漢族,2005年11月出生,福建省上杭第一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從9歲開始在父親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快樂星期天”陪伴成長親子公益組織,組織勞動實踐和慈善扶貧等主題親子活動,幫助家長和孩子在勞動實踐中收獲快樂、不斷成長。7年來,他始終堅持“把艱苦的勞動辦得有趣味,把有趣味的勞動辦得有意義”理念,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希望推廣以勞育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快樂勞動模式。

發(fā)起實施“饅頭計劃”,號召10個家庭幫助一個貧困孩子,先后幫助4位貧困學生。設計上杭“福祿銀幣”,獲外觀設計專利。被評為福建省新時代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11

顧__,高一(2)班團支書兼副班長。

她文靜中透著靈巧、溫和中透著堅強,真誠、自信、進取。

在高一的學習生活之中,她熱愛集體,積極進取,樂于助人,是一名老師和學生都認可的好學生。作為班干部,顧__同學恪盡職守,積極幫助老師處理班級事務。同學有困難,她能及時主動地給予幫助,有強烈的班級榮譽感,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

對待學習,她始終有著一股鉆勁兒,不向任何一道難題低頭。正是這種鉆勁讓她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進入高中后每次質(zhì)量檢測都能不斷超越自我,在年級中亦是名列前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相信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顧__同學將成為一名更加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12

白瑪央吉

女,藏族,__年1月出生,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高一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異,考入內(nèi)地民族班,多次獲得“學習之星”榮譽稱號。

利用假期回西藏的機會,返回母校介紹在內(nèi)地學習情況和小升初考試經(jīng)驗。多才多藝,初中時擔任上海共康中學管樂隊薩克斯聲部部長,參加中國第十三屆非職業(yè)優(yōu)秀(交響、行進)管樂團隊展演和__年上海旅游節(jié)開幕大巡游等活動,展現(xiàn)當代藏族青少年自信的面貌。在國慶七十周年“我愛我的祖國”主題征文比賽中,寫下了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將對祖國的感恩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化為文字,作品獲評一等獎。

疫情防控期間,作為班干部積極參與學校測體溫、做記錄等防控工作。被西藏自治區(qū)文明辦、教育廳評為新時代“四講四愛好少年”。

高中生新時代好少年事跡申報材料篇13

李昕陶

女,漢族,__年7月出生,遼寧省葫蘆島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品學兼優(yōu),擔任班長、校學生會主席。愛好廣泛,古箏、繪畫、寫作均很優(yōu)秀,多次參加數(shù)學、物理、英語等競賽并獲獎。熱心公益,積極參加“勞動者最光榮”活動、遼寧省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開幕式等賽會志愿服務。

通過嚴格考核,獲得基礎生命支持救護員證書,成為葫蘆島市急救中心急救志愿者,參加“120·國家急救日—急救科普大講堂”活動,并擔任葫蘆島市紅十字會急救培訓導師。熱愛鉆研,制作發(fā)明細胞有絲分裂演示器,幫助同學們理解掌握知識,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疫情防控期間父母堅守在抗疫一線,照顧好自己并分擔家務,專門錄制“祝福白衣天使、祝福武漢、祝福祖國”微視頻《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曾獲遼寧省三好學生、遼寧省“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

337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