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總結網 > 工作總結 > 年度工作總結 > 農民夜校2020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農民夜校2020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 cwl2

農民夜校2020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農民夜校是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養(yǎng)有文化、懂技術,明理守法農民的有效平臺,它能使廣大農民群眾學習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并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當中。2020年沙河村農民夜校嚴格按照《四川省農民夜校管理辦法》(川組通〔2020〕23號)和《雅安市加強和規(guī)范農民夜校運行管理的十二條措施》相關標準開展工作,現將我村農民夜校2020年度工作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基本情況

2020年度,沙河村農民夜校共舉辦農民夜校培訓72期,培訓內容結合沙河村本土產業(yè)發(fā)展實際和群眾需求,共開展脫貧攻堅、環(huán)境保護、掃黑除惡等相關政策精神宣講30期,開展春茶管理、獼猴桃管理、澳柑種植、桐子樹種植、黃金茶幼齡茶苗管理等實用技能培訓20期,開展外出學習考察流動課堂10次,開展手工茶制作、少兒跆拳道培訓、少兒暑期培訓、冬季舞蹈班等大型培訓5次,舉辦“我們的節(jié)日·春節(jié)文藝匯演”、“返鄉(xiāng)黨員和農民工專場招聘”、“我們的節(jié)日·元宵”聯(lián)歡晚會、“弘揚五四精神·共建五美鄉(xiāng)村”、“全面落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歡慶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感恩教育·示范家庭評選”、“孝老愛親”、“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美食品嘗會”、“我們的節(jié)日·重陽茶話會”等惠農利民活動12次。沙河村農民夜校全年參訓學員達一千余人次,平均每月開展培訓活動5次以上,基本做到村民參與、知曉全覆蓋,在沙河村本地和周邊村鎮(zhèn)具有較大影響力,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肯定。2020年3月,副省長堯斯丹到沙河村為困難群眾和村社干部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來川重要講話精神;4月,省委組織部遠教中心主任張大奇到沙河村檢查遠程教育在農民夜校工作中發(fā)揮的作用;6月,市委組織部部長楊俊輝到沙河村調研農民夜校工作;8月,市委書記蘭開馳、區(qū)委書記金武親臨沙河村指導,對沙河村農民夜校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二、工作開展主要做法

(一)問需于民,豐富教學內容,解決學員組織難的問題

1.了解需求,制定培訓計劃

沙河村農民夜校在年初和年中,會通過召開村民大會、村民議事會、入戶走訪調查等方式,了解群眾實際需求,收集整理群眾關心關注的課題,結合沙河村茶葉加工、茶旅融合、產業(yè)發(fā)展的實際,緊緊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技術知識、技能培訓、時事政策、文化科普等五大教學主題,每半年制定一次培訓計劃預告,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科學確定課程教學安排,讓農民夜校真正“問需于民”。

2.借助活動,擴大夜校影響

河村農民夜校每一期大的培訓活動都是借助活動來開展,在每一期培訓班開班前,都會通過社長和微信群提前將課程內容告訴學員,廣而告之,讓學員有選擇有針對性的前來參加培訓。

(二)問教于民,發(fā)揮典型引領,采用“135核心教學法”,解決師資難問題。

1.圍繞1個中心

圍繞“黨辦夜校,夜校姓黨”中心,針對沙河村實際,駐村農技員全程指導,進行區(qū)、鄉(xiāng)師資力量整合,同時積極開展百姓上講臺系列課程,發(fā)揮“土專家”、“致富帶頭人”、人大代表、后備干部等鄉(xiāng)土人才的典型示范作用,讓群眾來教育和引領群眾,提升“農民夜校”的精準度和吸引力,激發(fā)群眾內生動力。

2.開展3種課堂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展教室課堂、流動課堂、指尖課堂教學,將“茶園”“果園”等作為教學基地,建立“沙河村農民夜校微信群”,使“農民夜校”成為加快農村發(fā)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3.進行5大主題培訓

積極組織學員參加市、區(qū)一級培訓,2020年共有12人參加了區(qū)以上培訓,這些培訓包括遠程教育、電子商務、金融投資、法律服務等方面,同時針對村級師資力量不足問題,借助區(qū)、鄉(xiāng)農民夜校師資庫,依托遠程教育系統(tǒng)和移動課堂微視聽終端,進行時事政策、法律法規(guī)、文化科普、文明新風、技術技能等五大主題培訓,在遠教系統(tǒng)上,有很多微課堂教學,里面的微課堂教學很適合在開會或活動間隙,采用“遠教+夜校”的方式對村民進行宣傳教育學習培訓。

(三)問效于民,提升就業(yè)技能,解決長效難問題。

1.農民夜校助推脫貧攻堅有實效

脫貧攻堅,勤勞致富,學會技能是關鍵。沙河夜校注重實用技能的培養(yǎng)和人才輸出,聘請有資質的學校、教師開展教學,并為合格學員頒發(fā)技能證書,參訓學員中,取得手工茶制作技能資格證51人(其中貧困戶18人),中式廚師烹飪技能資格證49人(其中貧困戶12人),開辦茶(農)樂12家,開辦手工茶制作體驗館2家,通過夜校培訓掌握技能外出務工近百人。建成沙河村農民夜校黃金茶種植產業(yè)發(fā)展示范實踐基地,讓老百姓切實學到技術、得到實惠,不懂政策的人,在農民夜校通過對黨的十九大、鄉(xiāng)村振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等政策宣傳,學到了政策、開闊了思維,鄉(xiāng)親們感覺離黨和政府更近了;不懂技術的人,在農民夜校通過手工茶制作、種養(yǎng)殖技術、茶園管護、黃金茶種植等技術培訓,學技能、長本領,并運用到農業(yè)生產中,致富能力提升了;文化生活缺乏的人,在農民夜校通過文明新風建設、孝老愛親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講解,找到了歡聲笑語、喜悅的心情,群眾思想素質得到提升,鄰里之間更和諧了;不懂法律的人,在農民夜校通過法律服務培訓,掌握了法律常識,提高了遵法意識、維權意識,群眾法制觀念增強了。沙河村農民夜校,培養(yǎng)出農村遵紀守法的人、文明禮貌的人、致富發(fā)展的人、開心快樂的人……

2.積分管理提升農民夜校更長效

結合沙河村實際,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開展農民夜校培訓積分評優(yōu)工作:小培訓看參加人員,人數最多的組積6分,人數第二多的積5分,人數第三多的積4分,以此類推,沒有學員參加的不積分;大型培訓參照過程+結果考核,從人員組織、學習態(tài)度、成果轉化等方面評選優(yōu)秀學員,對優(yōu)秀學員占比多按一個優(yōu)秀學員積1分計算;對認真組織參加鄉(xiāng)級及以上培訓的,鄉(xiāng)級每一個學員積1分,區(qū)級每一個學員積2分,市級每一個學員積3分,省級每一個學員積4分。12月份在農民夜校年終總結會上對每一學年度的積分進行一二三等獎評比,進行表揚,并發(fā)放紀念品,提高老百姓參加學習的積極性。

三、存在問題

一是人手不足。村三職干部年齡偏大,對電腦操作不熟悉,檔案資料完善有困難。

二是少部分學員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當前我鄉(xiāng)許多農民對“要我培訓與我要培訓”觀念模糊,參培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在教學方式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質量。

四、下一步打算

農民夜校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只要能充分發(fā)揮農民夜校宣傳教育培訓的作用,建設五美鄉(xiāng)村、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指日可待。為鞏固提升近些年來沙河村脫貧攻堅成果,下一步沙河村農民夜校將做好如下打算:

(一)認真調查,研究村民需要的授課內容和方式。

每家的實際情況不同,群眾需求也不同,要做好充分開展調查,盡量開辦群眾感興趣的課程,這樣才能讓農民夜校具有生命力。如根據沙河村實際產業(yè)發(fā)展情況和市場導向,把群眾想學想用的實用技術技能通過互動交流,現場試驗,視頻觀看等方式進行傳授。

(二)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農民夜校教學模式。

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開展形式。夜校不一定是晚上開辦,上課也不一定只在課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如可在流動課堂教學基礎上,采用送課送教進村入戶方式,把教學延伸到村組、農戶家中,充分利用農閑、晚上等時間進行授課。

(三)加強管理,農民夜校做到規(guī)范化、制度化。

積極培訓村后備干部,做好農民夜校工作,實現農民夜校管理規(guī)范化、制度化。

33712